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2月《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》中指出,“深化产教融合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有机衔接,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”。2019年11月6日,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“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”上提出,“产教融合是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的基本手段,是实现产学研用结合的主要方法,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。深化产教融合,推进协同育人,必须从调结构、促升级,创机制、破壁垒等方面寻求突破,真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,助力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交织交融、引领发展”。推动产教融合,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,是高校发展的根本竞争力和生命力。
根据上海海事大学实现教育服务社会,创意改变理想的教育理念,徐悲鸿艺术学院积极投入上海文化创意产教融合引领项目——游艇邮轮设计创新工作室建设,依托学校学科优势,借力合作单位,聚焦专业特色,推动和推广产学研合作,致力于培养懂船舶设计又懂艺术装饰的复合型设计人才。

项目简介
上海文化创意产教融合引领项目旨在落实文创50条文件精神,在上海市成立文化创意产教联盟、搭建高校和文创单位之间的产教双向融通平台、发挥文教两种资源、产教两个平台优势的基础上,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,提高创新创业能力,更好地为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关键人才支撑,助力上海四个品牌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。
游艇邮轮设计创新工作室建设项目,结合上海海事大学、恰尔思实业(上海)有限公司的各自优势,在课程建设、双向引智、作品转化、实习实践这四个方面积极深化产教融合。主要实施内容包含 1个比赛、2个展览、3次研讨、12场讲座、4门课程、8位专家、1个团队。
经过一年的建设,本项目打造了游艇邮轮设计方向的教学研究团队,提高了相关课程的教学水平,与相关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渠道,与企业和行业建立了协作关系,产出一系列教学研究成果;在游艇邮轮设计企业方面,收获数量可观且符合需求的创意方案,在实习实训中发掘企业后备人才,在合作中提高自身研发水平和社会影响力;在学生培养方面,对接企业需求,以实际项目进行实训,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。
产教融合是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的基本手段,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。徐悲鸿艺术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多方合作,实现互惠互赢,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。

展览in



SHLP



编辑:张文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