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马图》
《六骏图》
徐悲鸿画马早已享誉海内。人们喜爱他的写马画卷,它给人以精神感染和美的熏陶。代表作品有《奔马》《三马图》《六骏图》《九方皋》……
其实,画马早在唐代的曹霸、韩干,画马早已留名画史,唐三彩马的陶雕也久已驰名中外,历代陵墓也多有马的石雕,出土文物《马踏飞燕》的铜雕更是构思奇特的艺术珍品。但徐悲鸿的马仍以自己的特色立足古今,艺术大师能在别人的藩篱之外另辟蹊径难能可贵。
徐悲鸿的马不仅造型上体现了马的美,而且而且表现出马的雄强、骏键和彪悍。驰骋草原、昂首苍空的马自不待言,即使低头饮水的,也显示出马的悍气。尤为可贵的是他没有被马的表面的表肥体胖所迷惑,却抓住了马的一个最基本、最有艺术魅力的特征——劲健。徐悲鸿以他高超的手笔,不仅画出了马的骨,而且画出了马的神。
徐悲鸿的马是中国画,他用中国画的传统,以线造型,常用饱酣的重墨、奔放的笔势加以表现,充分显示了中国画的笔墨美。同时他又吸收了西方的画法,局部用体面造型并注重物象的光影阴暗。正是这种把中国画法结合的天衣无缝的表现手法,使他的马充满笔情墨趣,达到了新的境界,取得了前人没有的效果。
徐悲鸿画马,是将自己的个性和政治理想寄寓其中的。他的马除了在《九方皋》中的那匹才有绳辔,其他许多马,都是一无绳辔,二无鞍蹬,自由自在反映了人民热爱自由的精神。随着祖国命运的起伏变化,不同历史时期他画出了不同情态的马:解放前的奔马或驰奔,或驻足,或企望;而当祖国解放、人民新生时,他的马纵身奔驰,欢腾跳跃,画家的强烈爱憎跃然纸上。
艺术美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在客观形象上的流露和交融。例如,徐悲鸿早期有一幅画马的题词是:“直须此夜非长夜,漠漠穷荒有尽头。”还有一幅题词是:“所向无空调,聊堪记死生。”不仅反映了旧社会的黑暗,而且充满了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。回到新中国,有一幅奔马的题词是:“山河百战归民主,除尽崎岖大道平”,这就无疑是在欢呼了。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、托物抒怀,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。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,独有一种精神抖擞、豪气勃发的意态。